时间:2022-09-27 23:45:39 | 浏览:570
浙商,中国最精明的企业家群体之一,他们对市场反应极其灵敏。
据浙江湖北商会统计,安陆已成我省浙商落户最密集的县(市)。截至7月31日,已有300余名浙商聚集安陆,总投资额110余亿元,高居全省县(市)首位。
浙商为何青睐安陆?近日,记者实地探访个中奥妙。
全产业链的聚集效应——
一朵开,百花皆后香
13日,爱仕达安陆电器智能化工厂,6条全球最先进的IH铸铁电饭煲机器人生产线正高速运行,原材料经过智能化单元自动冲压、打磨、注塑、包装、码垛,不到3分钟,一个电饭煲已摆到仓库货架上。“这款产品完全达到世界先进品质,顾客再也不用到日本抢购了。”公司副总经理郭楚平笑道。
从最初单个项目试水,到如今6条生产线开工,来自浙江温岭的锅具大王爱仕达胃口越来越大,在安陆滚动投资近20亿元,年产各类锅具3000万只,与之配套的玻璃、铝材、手柄等20多家浙企也随之迁来,安陆坐上全国锅具生产的头把交椅。
烈日下的南城工业园,塔吊林立,占地660亩的重钢构厂房拔地而起,湖北亚钢金属制品公司正在全速扩大产能,今年新上4条生产线,将新增收入13亿元。从2009年落户安陆,亚钢借助华中科大的技术支持实现爆发式增长,从小作坊成长为全国最大汽车离合器压盘供应商。亚钢也将大本营从浙江乐清迁至安陆,共同搬迁而来的产业链企业近10家。
白兆山下,500亩精品葡萄晶莹剔透,吸引不少游客采摘。浙江立强农科董事长王录明告诉记者,此地青山绿水,生态良好,土地便宜,特别适合发展精品农业,他们已将全国的水果连锁超市、电商批发供应链网络全部对接至安陆,葡萄根本不愁销,亩均收入超万元。立强的成功吸引10多家浙江高科技农商流转农田,火龙果、蓝莓、车厘子等高档水果基地正在安陆加速落地。
浙商在安陆的投资,正呈现全产业链聚集、多领域扩散之势。
5张土地证背后的故事——
守信诺,伴春风十里
在爱仕达的档案室里,珍藏着5张土地证。
1999年,作为落户安陆的首家浙企,爱仕达人生地不熟,投资小心翼翼。为消除企业的后顾之忧,安陆市制定了工业用地优惠政策,并与爱仕达签订长期协议。
18年过去,安陆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换了多届,但最初承诺的土地优惠政策一直未变,而同期地价已翻了3倍。安陆人的诚信守诺换来了丰厚回报,爱仕达从最初投资1000万元,不断追加到近20亿元,使用了5块工业用地,建起了家电、锅具、玻璃和铝制品4个厂区,成为爱仕达国内最大的生产总部。
浙江企业组团开发4A级白兆山李白文化风景区,安陆市斥资5700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修建景区大门外高等级旅游公路。科威铝业紧靠七里河,夏季暴雨,河水漫过院墙倒灌车间,市里立即疏浚河道、砌上护坡。浙江合利得科技公司新上废旧橡胶资源综合利用系统,环保部门全程帮办手续,帮助完善合乎标准的生产工艺。用工紧张,市政府牵头推进“春风行动”,免费培训工人。
不空谈,崇实干,安陆的口碑效应吸引浙商在此扎堆。目前,康正药业、智丰数控、腾跃机器等一批浙企相继落户,大笔资金投向机电、汽车、钢铁、电子、纺织和现代农业等领域。
抢抓沿海产业转移风口——
奋击楫,不负飞舟浪
“把生产总部设在安陆,我们离国内市场更近了。”爱仕达负责人指着地图介绍,从安陆到武汉只须1个多小时车程,到广州、重庆、西安、北京等中心城市距离都在800公里左右,比在浙江生产锅具物流成本降低20%。
亚钢则瞄准了安陆位于武汉、随州、襄阳汽车走廊的优势。企业在浙江时,年销售收入仅2000多万元,落户安陆8年就成长为汽车离合器行业巨头,年增长率达40%。“湖北正站在承接产业转移的风口,潜力巨大。”与浙商攀谈中,记者多次听到企业发出如此感慨。
沿海土地、能源、劳动力等成本不断上升,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叠加国际市场出口长期低迷,沿海企业集群式搬迁已是大势所趋。“趋势带来机遇,安陆看到并精准地抓住了机遇。”更令浙商赞叹的是,在安陆市的帮助下,许多浙商与武汉多所国内知名高校实现了校企对接,攻克了不少科技难题,在竞争激烈的沿海,中小企业一般很难享受到这种便利。(记者 刘畅 通讯员 程荣东 杨鹏程)
5月5日上午,衢州市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以视频连线形式举行,动员全市上下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营造大干项目、大抓有效投资的浓厚氛围。我市以视频连线的形式设分会场,并举行集中
总投资36.7亿元 襄州8个招商引资项目通过评审4月15日,从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招商引资工作协调领导小组2020年第一次项目评审会上获悉,本次提交会议讨论的8个项目,总投资36.7亿元,全部通过评审。此次评审的8个项目分别为:汽车零部件生产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阮琼)8月26日,记者自黄冈市发改委获悉,该市日前已对G220麻城市商家垸(鄂豫界)至边店段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批复,原则同意实施该项目。据悉,G220麻城市商家垸(鄂豫界)至边店段新建工程的建设,对完善区
湖北日报讯(记者戴辉、通讯员王冰雪、张科)曼妙歌舞展现盛唐风采、书法家挥毫李白诗句、20多道湖北的美食让人垂涎欲滴……7月27日,来自全国高速服务区行业的300名专家、嘉宾赴福银高速公路安陆服务区“打卡”。前一天,他们参加首次在武汉举办、由
制图:徐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琼瑶 刘宇阅读提要夏粮丰则全年稳。在保障夏粮“颗粒归仓”的这场硬仗中,有湖北安陆的一份贡献。5月,147台联合收割机从安陆出发,辗转多个省份,抵达各小麦主产区收麦,历时将达3个多月。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选择其中一支
楚天都市报10月27日讯(记者高伟 通讯员肖永军)近日,记者从松滋市政府获悉,该市紧紧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以补齐民生弱项和发展短板为重点,策划储备和申报争取了一批重大项目。目前,松滋市已策划五类19个重大项目,总投资742.89亿元
2月19日,市委书记尹俊营带队调研全市重点项目建设。他强调,要高度重视,搞好服务,强力推进,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确保实现首季“开门红”。市委副书记杨喜照,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仲素玲,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主任李全民,市委常委、统战部长王彦伟,副
4月6日,漯河市源汇区举行第四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集中开工仪式暨伟光汇通集团漯湾古镇二期项目奠基仪式,作为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丰硕成果,本次共集中开工8个投资额度大、项目业态好、带动能力强的项目,涵盖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
图为三河市2020年第三次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现场。通讯员高澍摄河北新闻网5月14日讯(通讯员刘伟、贾可玉、周禹佳)今天上午,河北省三河市举行2020年第三次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12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41.02亿元,今年计划投资
河南商报记者 闫梦园左拥沁波,右襟丹水,数千年来,晋城借助河流山川,控扼晋豫咽喉,俯视千里中原。近些年,晋城市以不俗的经济发展成绩和亮眼的城市建设成果,独秀于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北部。丹河新城,是晋城市新的经济增长极,是晋城市与中原城市群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