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7 23:40:07 | 浏览:602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一方水土孕育一座城
在咱们孝感
有这样一座城
充分利用李白文化、红色文化、
青山绿水、生态农业等
丰富的旅游资源,
运用“旅游+”思维,
推动旅游产业与各产业、各行业深度融合,
打造出多层次、差异化的旅游产品,
着力构建富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
没错,说起李白文化
大家想到的肯定是咱孝感安陆了
从景点到全域,
安陆旅游正加快步伐开启“全域模式”,
迸发出无限活力。
安陆白兆山
流火七月,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也挡不住游客对美丽田园的向往。
在安陆市雷公镇花果山生态采摘园内,荷花怒放、莲蓬满田,桑葚园、白兆山远望如层层青纱帐,青山绿水间,游客尽情赏花拍照、采摘莲蓬。
乡村旅游月月有档期
安陆伍欣甸园
蓝莓节刚刚谢幕不到一周,赵棚镇伍欣甸园再次点燃夏日激情,20元一公斤的三水梨受到游客的疯抢。
“我们这 里卖的不仅仅是果实, 更是体验过程。”伍欣甸园经营者叶小伍这一句话,形象地把安陆市倡导发展的“园”经济特征勾勒了出来。
“一 月蒿桥山下摘草莓,二月东园桃谷看桃花,三月盛世闻樱赏樱花,四月大唐田园逛牡丹,五月太平寨旁观杜鹃,六月伍欣甸园寻蓝莓,七月烟店黄棚吃龙虾,八月碧山脚下尝葡萄,九月月落岭上打板栗,十月赵棚团山捡猕猴桃,十一月钱冲谷底观银杏,十二月朴泥农场品鲜果。
如今,在安陆,乡村旅游月月有档期、月月不重样。
作为全省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市和旅游大市,安陆坚持景区游、乡村游双轮驱动,体验游、观光游多点发力,大力引进生态农业项目,大力发展生态乡村旅游业,先后建成赵棚镇伍欣甸园、李店镇盛世闻樱、陈店乡祥泰七彩果园、王义贞镇大唐牡丹田园等10处投资过亿元的大型田园综合体。
安陆,一年四季“春有花、夏有果、秋有叶、冬有景”的全域乡村旅游格局正在形成。
七成贫困村吃上旅游饭
安陆盛世闻樱
“游客每采摘一斤蓝莓,公司为贫困户捐款2块钱。”
伍欣甸园经营者从蓝莓采摘收入中拿出一部分用于团山村的精准扶贫。肩负起社会责任,这是安陆旅游经营者心照不宣的“共识”。
安陆坚持旅游反哺农业、扶贫对接旅游,通过“旅游企业吸纳就业一批、旅游产业帮扶一批、 旅游项目开发带动一批、旅游自主创业脱贫一批”,发挥旅游产业脱贫攻坚重要“引擎”作用。
在发展乡村旅游时,安陆采取“公司+合作社: +基地+农户”“旅游公司+贫困户”等模式,积极引导贫困户参与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特色农业、生态休闲农业,帮助贫困户获得自主经营、务工、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收人。
以伍欣甸园为例,企业常年雇佣团山村以及周边村贫困户在基地从事采摘、管护、储藏、加工等工作,仅去年公司支付农民工资260万元,土地流转金160万元,带动贫困户人均增收2万元。
目前,安陆建起以伍欣甸园为代表的各类农业观光园、体验园、农家休闲景点300余处,面积5万余亩,发展各类“农家乐”400余家,旅游产业覆盖全市70%的贫困村。
黄金“20条助推全域化”
安陆钱冲古银杏
车子堵路上,排了10多公里长龙!这样的配套滞后之痛,三年前曾在安陆市古银杏国家森林公园上演。随着旅游升温,安陆游客接待量达到190万人次,基础配套滞后的制约开始显现。破除基础配套瓶颈,2015年起,安陆市陆续投人6000多万元,建循环路网,建公共厕所,增加景区停车场。
今年7月,安陆市出台《关于推进文化旅游名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安陆市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支持政策和奖励办法(试行)》,该市将设立文化旅游专项发展基金,从土地、财税、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品牌创建、宣传推介等二十个方面对旅游企业、旅游项目进行奖励与扶持。
《意见》和《办法》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安陆市未来3年旅游产业发展方向。到2020年,该市将创建国家3A级以上文化旅游景区3个,形成3至5条全省精品旅游线路;创建湖北旅游名镇2个、湖北旅游名村3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2个;新增星级酒店2家、打造星级“农家乐”示范点10个;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240万人次,旅游总收人达15亿元。
希望咱们安陆的全域旅游发展越来越好
为安陆打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