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川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22-09-27 22:45:39 | 浏览:597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围绕加快建成“三区一城”的发展定位,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攻坚克难,创新实干,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市经济持续稳定恢复,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十四五”精彩开局。一、综合初步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围绕加快建成“三区一城”的发展定位,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攻坚克难,创新实干,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市经济持续稳定恢复,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十四五”精彩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加值、产值除注明外,均为现价)为753.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4.20亿元,增长8.4%;第二产业增加值392.52亿元,增长16.8%;第三产业增加值276.41亿元,增长14.2%。三次产业结构由2020年的11.8:51.8:36.4调整为2021年的11.2:52.1:36.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84152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4.6%。

二、农业

初步统计,全市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为159.07亿元,可比增长11.9%。实现增加值(含农业服务业)93.83亿元,可比增长9.4%。

全市全年粮食总产量52.59万吨,增长0.9%,连续11年稳定在10亿斤以上;播种面积124.34万亩,增加2.06万亩。

全年棉花总产量0.24万吨,增产26.3%;种植面积3.46万亩,减少0.03万亩。油料总产3.48万吨,减产0.09万吨,降幅2.5%;油料总播种面积20.19万亩,增加1.41万亩。蔬菜总产量112.96万吨,增长8.9%;种植面积43.36万亩,比去年增长5.1%,

全年生猪出栏56.83万头,增加18.17万头;家禽出笼2900.77万只,减少20.6%;禽蛋产量3.17万吨,减少4.8%。

全年水产品产量15.61万吨,增加0.8%。

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86.28万千瓦;全市拥有大中型拖拉机3747台、联合收割机3698台。全年有效灌溉面积128.87万亩。化肥施用量(折纯)3.93万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21年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447家,全年完成总产值1563.01亿元,增长24.5%;其中,轻工业完成产值1187.56亿元,增长25.3%;重工业完成产值375.45亿元,增长2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0.9%。

从“5+5”产业链看,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以上工业中,纺织服装业实现产值712.98亿元,同比增长28.2%;食品加工业实现产值170.85亿元,同比增长27.2%;包装印刷业实现产值101.24亿元,同比增长30.2%;金属制品业实现产值160.68亿元,同比增长10.2%;电力能源业实现产值79.40亿元,同比增长25.2%;光通信业实现产值78.82亿元,同比增长15.9%;泛家居业实现产值100.09亿元,同比增长43.2%;智能装备业实现产值42.91亿元,同比下降10.7%;生物医药业实现产值29.82亿元,同比增长23.7%;新材料业实现产值86.21亿元,同比增长27.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比上年增长24.8%,产品销售率为96.5%。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现价)为158.78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1.1%。

2021年年末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19家,实现总产值24.30亿元,同比增长30.6%。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额(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6.7%。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4.9%,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41.3%,房地产业投资同比增长5.3%,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9.6%。

分产业来看,一产业完成投资同比下降150.6%,二产业完成投资同比下降34.9%,三产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6.0%。

全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49.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3.4%;商品房销售额27.9亿元,增长42.4%。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202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66.76亿元,同比增长22.1%。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65.54亿元,增长53.8%。

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海关数) 63531.9万美元,增长30.4%;其中出口62668.5万美元,同比增长31.0%; 进口863.4万美元,同比下降21.4%。全市招商引资额(含省内资金)为66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0149万美元。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

2021年,全市交通设施投资11.65亿元,改建、新建公路里程196公里,年末公路通车里程4500.94公里,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例达到100%。

年末全市出租汽车拥有量360辆,公共汽车拥有量188辆。

电信业务总量4.37亿元,增长4.7%;邮政业务总量1.96亿元,增长19.5%。全年报纸发行数2.66万份,杂志期发数0.74万份;邮寄函件180.07万件。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为4.16万户,下降13.3%;其中城镇2.03万户,农村2.1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64.69万户。互联网用户77.01万户,增长13.8%。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2021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41.30亿元,同比增长24.0%。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66亿元,同比增长24.1%。在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20.97亿元,同比增长24.6%,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81.7%。财政支出74.31亿元,同比增长1.6%。

全市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38.98亿元,增长9.8%,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04.34亿元,增长14.3%。全年各项贷款余额为303.79亿元,增长10.3%。

全年市财产保险公司和人寿保险公司合计保费收入44151万元,已决赔款20130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共有幼儿园164所,在园幼儿24519人;普通小学113所,招生9177人,在校生59862人,毕业生10247人;初中招生10466人,在校生30550人,毕业生6771人;普通高中招生3810人,在校生12562人,毕业生3916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853人,在校生5401人,毕业生177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为99.45%。

2021年,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1886人,其中中级职称以上12680人。拥有科技馆2座,科研院所2家;省级科技孵化器2家,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家。科学技术支出25339万元,增长0.7%。新增专利授权数1104项。现有高新技术企业89家,高新技术产品(项目)222个。

九、文化旅游、卫生和体育

全市拥有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剧场影剧院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全年组织各种专场文艺演出45场,观众6万人次;组织艺术展览4次,观众0.4万人次。拥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站)1座。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100%,全市有线电视入户数20.7万户,其中有线电视使用户数为7.9万户。全年共发行各类图书261.43万册,公共图书馆藏书量23.69万册。

全市拥有A级景区2家,省级度假区1家,文物保护单位68家,星级农家乐7家,农旅养融合示范点4家,旅行社(含分社、门市部)24家。全年旅游接待人数246.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2.9%;旅游综合收入 16.35亿元,增长129%。

全市拥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538个,卫生技术人员5348人,其中执业医师1553人,执业助理医师439人。全年普查血吸虫人数14.58万人次,其中患病人数1855人;灭螺面积达2719万平方米。农村改水累计受益率79.6%。

全市共有体育馆1个,社会体育指导站37个。全年全市运动员在大型比赛获奖18人次。全年共举办运动会28场次,参与人数为1.1万人次。

十、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21年,全市年末户籍总人口(公安局户籍人口)1044213人,其中女性485696人,非农业户籍人口256755人。年末总户数324176户。年内出生人口5476人,人口出生率5.21‰;年内死亡人口7834人,死亡率7.45‰;迁入999人,迁出10000人,暂住人口13199人。年平均人口105100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24‰。0-17岁人口185827人,18-59岁人口646003人,60岁及以上人口212383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20.34%。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8.6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4.52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1.49%。

全年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768元,同比增长9.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09元,同比增长12.5%。

全年开展转业、转岗培训370人、就业前培训1081人;实现下岗职工当年再就业9868人,新增就业人数866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1%。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1.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49.5万人;参加医疗保险86.9万人;参加工伤保险6.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3.7万人,发放失业保险金206.13万元。

民政事业费支出22453.6万元,其中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支出4187.98万元。享受社会救济对象人数42000人,其中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7093人。各类收养性单位25家,社区服务机构总数543个。

十一、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

2021年,全市水体治理完成销号。截流渠、联合渠、二干渠3条城市黑臭水体得到全面彻底整治。全年完成城市供水5000万吨,供水覆盖率达到99%,综合水质合格率、管网修漏及时率保持在98%以上。全年“功能镇区”建设项目完工46个,实现建设投资3.2亿元;开工38个,完成建设投资2.6亿元。

全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422公顷,年末全市森林覆盖率5.06%。

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80.9%。

相关资讯

8日起,白云机场T1航站楼A到达区社会车道有调整

南都讯 记者钟丽婷 通讯员机场宣因新白广城际轨道T1站第三期施工需要,8月8日9时起,白云机场1号航站楼A到达区机场大道东部分路段行车线路将有调整。社会车辆通道将整体向东侧迁移,车道数维持3条不变,最右侧保留一条大巴专用道和一条出租车专用道

30日起,白云机场T1航站楼A、B到达区社会车辆接客通道将因城际轨道施工关闭

“新白广城际轨道”是增城新塘经白云机场至广州北站项目简称,是穗莞深城际客运主轴的北段、‪珠三角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点位于增城新塘站,途径白云机场,抵达花都广州北站,全长77.573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小时。白云机场T1

今起T1航站楼A到达区社会车道有微调

因新白广城际轨道T1站第三期施工需要,今日9时起,白云机场1号航站楼A到达区机场大道东部分路段行车线路将有调整:社会车辆通道将整体向东侧迁移,最右侧保留一条大巴专用道和一条出租车专用道。此次调整,旅客和车主出行基本不受影响。新白广城际轨道T

T1航站楼AB到达区社会车辆接客通道关闭首日,白云机场总体运行平稳有序

T1航站楼A、B到达区社会车辆接客通道关闭首日,白云机场总体运行平稳有序,但也有旅客对此不太习惯。机场方面呼吁给予更多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今天(11月30日)零时起,因新白广城际轨道机场段T1站施工需要,T1航站楼A、B到达区社会车辆接客通道

五一假期部分航班经济舱已售罄,机票预订量超去年同期25倍

新京报讯(记者 王真真)距离“五一”假期不足三周,旅客的出行热度持续升温。4月12日,去哪儿网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机票预订量已经大幅超过2019年同期,与2020年同期相比增长超过25倍;机票平均支付价格924元,比2019年上涨超过

春运机票预订热度上升部分航班节前全价经济舱机票售罄

来源:北京青年报民航出行数据研究中心发布2019年春运出行预测:春运机票预订热度上升部分航班节前全价经济舱机票售罄民航出行数据研究中心昨日发布的《2019年民航散客春运出行预测报告》显示,春运临近机票预订热度上升,难买航线最早提前49天预订

春运机票预订热度上升,三亚部分航班经济舱机票售罄

新京报讯(记者 王真真)12月12日,2020年春运首日(1月10日)火车票开售,在返乡探亲和旅游客流带动下,春运机票预订热度也迅速飙升。携程发布的《2020春运乘机出行预测报告》(简称“《报告》”)显示,云南、黑龙江、四川等地是热门目的地

失眠分为轻、中、重度,牢记4点,轻度不至于发展到重度

在我们的正常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失眠,但是失眠也有它的轻重成程度,因为每一个人失眠的理由以及个人本身敏感状态也不同,所以对于不同程度的失眠方式,缓解方法也不同,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一看吧。失眠是怎么分类的?1、轻度。轻度的失眠是我们现实中

涨知识|启源带您了解枕头发展史

​枕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普通的用品。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出现过草荐枕、木枕、玉枕、瓷枕、盐枕、琥珀枕、琉璃枕、藤枕、布枕等各种枕头。据《说文解字》解释,“枕,卧所以荐首者。从木,冘声。”其中,“荐”意指草或草垫子。据记载,上古社会先民通常

长春悄然兴起“睡眠经济”

来源:长春日报-长春新闻网每晚睡前,市民马楠都会拿出睡眠喷雾在枕头上喷几下,戴上睡眠监测手环,将蒸汽眼罩敷在眼睛上……“这些装备可以让我睡得踏实。”当一夜好眠成了“奢侈品”,也就催生了潜力巨大的睡眠市场,各类助眠产品应运而生,从医药保健品、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女性彩妆品牌育儿知识网德天瀑布旅游攻略小叶苦丁茶资讯网慧为智能股票小鹏汽车股票行情茂名新闻爆料网陈飞宇影迷网迪丽热巴影迷网庐山旅游攻略梁姓起名网口红品牌网柳岩影迷网桂平西山旅游电动牙刷评测网
孝感新闻头条网-孝感,是湖北省地级市,因东汉孝子董永卖身葬父、行孝感天动地而得名。孝感是湖北省区域性中心城市、武汉城市圈和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也是华中地区最具潜力和竞争力的城市之一,综合竞争力在湖北省排名前列,孝感市拥有多个级别风景区,其中双峰山、汤池温泉、天紫湖、观音湖四个旅游度假区被评为国家4A景区。
孝感新闻头条网 matd.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