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蒙城,一个正在“消失”的城市……

2022-10-03 11:21:37 2578

摘要:前两天写了一篇关于我的家乡——蒙城由来的文章,有不少支持的声音,在这里感谢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和远方的亲戚邻居们,感谢你们的支持和鼓励,也感谢你们的互动,让我们彼此虽有距离却也能够亲密无间。当然嘈杂的羞辱和谩骂也是存在的,既然选择在这个平台上释...

前两天写了一篇关于我的家乡——蒙城由来的文章,有不少支持的声音,在这里感谢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和远方的亲戚邻居们,感谢你们的支持和鼓励,也感谢你们的互动,让我们彼此虽有距离却也能够亲密无间。当然嘈杂的羞辱和谩骂也是存在的,既然选择在这个平台上释放自我,我不可能取悦每一个人,当然如果你想在这里放(fa)飞(xie)自我,这个平台也是可以容忍你的存在的,因为你的存在,衬托了这个社会的和谐,也正是因为你的存在,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总之,感谢,感谢所有到场的人!

有一个地方,我们可以张口就羞辱她,开口就抱怨她,却总是容不得别人说她斑点不好,这个地方叫做家乡。我的家乡,美丽的大蒙城,纵然日新月异、高速发展,引得无数投资商前来助阵,但是家乡的变化也使得即将成为社会中流砥柱的90後一代无限缅怀。

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在高楼崛起、高铁铺陈的时候,蒙城正变得熟悉又陌生!一些东西正在崛起,有些东西却渐渐的消失了……

今天,我就带着大家一起回味一下我们记忆中的"大蒙城"。曾经大街上那些习以为常的画面,那熟悉的地方,想念的味道,如今……

爆米花、麦芽糖、糖稀、棉花糖......不知不觉,那些好吃鬼们曾经喜闻乐见的小零食,已经只存在于大家的脑海之中。

爆米花

黑色葫芦状的"炮筒"炉子在柴火上转,不一会儿就会听到"砰"的一声,白花花的米泡儿就哗啦啦出来了,香惨了!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麦芽糖

"铛!铛!铛!......"小时候每当听见有节奏的铁锤和铁片发出的声音,就知道是卖麻糖的来了,高兴的找父母要钱去买,买一块半天都舍不得吃完,而现在知道的孩子还能有几个?

糖稀

焦糖色的糖浆在两根竹签之间拉出长长的丝,浓浓的麦芽香味慢慢散开,舌尖尝到的是丝滑润泽的香甜,吃拉丝糖的乐趣便在于此:口感香糯,入喉津甜,无限留念、无限回味。

棉花糖

竹木签子悠悠地转啊转,竟然转出了一朵又一朵白云。甜甜的,软软的,好像幸福那么大。放学后买一根,香甜感觉满溢心田。现在也卖的形状颜色多了起来,但是再也没有童年的感觉!

那些年,茶馆的香烟是论支卖、家里锅破了喊师傅上门补、刀钝了有磨刀匠、屋漏了找捡瓦人、有时候还有牵起马就来你家门口照相的……

户外剃头匠

一个煤炉子烧一锅开水,一根板凳,剃一个头块把钱,绝不多收,师傅手艺好,平头剪得那叫一个顺,如今已被各种高消费的理发店替代了。

吹糖人

肩挑糖担走街巷,手敲铜锣哐哐哐,引来孩童齐围观,吹个糖人好漂亮。

上世纪80年代初,几分钱或几个牙膏皮就可以换一个糖人儿。如今儿童的玩具多了 ,糖人儿不再是哄孩子的玩物了,却已被作为一项民间艺术受到重视。

捏面人

在过去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捏面人的手艺人,背着个小木箱,挑着挑担,现捏现卖。各色面泥、刮子、竹签、梳子、剪刀这就是老手艺人走江湖捏面人的全部家当。如今走街串巷捏面人的挑担已经很少见...

钉秤匠

做秤是个精细活儿。在这"斤斤计较"之间,钉秤匠付出了他的青春与汗水。精工细作,毫厘必究,只为了手艺人的那份承诺。

修鞋匠(皮匠)

修鞋,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个行当。我国皮鞋出现得很早,有文字描述的可溯至殷周。到了唐代,连女人都穿上了皮鞋。

路边的修鞋铺,和繁华的现代都市,和快速的机械化时代如此不同,它们的存在是一个城市的怀旧,也是上一个时代价值观的回响。

打铁匠

"半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千锤百炼人",是旧时打铁匠的真实写照。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打铁匠和铁匠炉,似乎要在无声地漠视中趋以末路,悲怆地踽踽而行。

弹棉花

小时候家家户户要做被褥都会去找弹棉花的工匠,随着一声声弦响、一片片花飞,一堆棉花被压成一条整整齐齐的被褥,小时候有新被子盖也是很幸福的事!

磨刀匠

"磨剪~~子,菜刀咯~~~~",长吆喝似乎总会或近或远的响起。老大爷扛着一条板凳,上面有磨刀石,齿轮什么的,看他拿着菜刀在磨刀石上哗哗哗的来回磨着,不一会儿菜刀就像新的一样了?

修表匠

放大镜、酒精灯、镊子,还有灵巧的手是他们的兵器。小作坊里凝固了他们的人生画卷,见证了时间的游走。

修钢笔

旧时的人们崇尚节俭。钢笔坏了能修则修,几分钱费用、几分钟工夫,一支被损坏的钢笔就获得"新生"了。如今计算机的普及和笔业的发达,钢笔逐渐被代替,修钢笔就自然地被社会淘汰了。

补锅

以前谁家的铁锅烧穿了,又不舍得丢的话,就拿出来给师傅补一补。很多人家的锅都是补了再补,一用就是好几年。现在大家生活条件好了锅破了就换新的,而补锅这个手艺就渐渐地消失了。

老蒙城的吆喝声最能反映当时人们的生活,穿梭于小巷中的买卖人,洪亮的吆喝声成了一代人的记忆。

冰棒~豆砂的冰棒~五分钱一个

早年,蒙城的街头巷尾时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吆喝声。小时候,高一声低一声的吆喝,常常响起在街头巷尾,伴随着木块敲击木质冰棒箱子的"啪啪"声响。

"酒瓶破烂拿来卖!"

那时收破烂的不像现在骑三轮车或推板车,而是挑着一副箩筐沿街吆喝,大家也称他们叫"挑高箩的"。

"磨剪子、磨刀唉"

磨剪子唉,磨菜刀的吆喝声故意拉得很长,一声接一声从巷里传出,就像童谣一般,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

如果时间可以冻结,我希望可以生活在20年前的蒙城。无忧无虑,幸福感爆棚!那时候,没有私家车,出行的话基本就靠28大杠自行车,28大杠自行车是那时候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以前爸爸带我逛街就骑它!

现在只有越来越宽的马路,越来越贵、越来越多的汽车,路边的风景也都是千篇一律的楼房。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有这种印花的老粗布床单,一到天气晴朗的日子,两棵树上系根绳,就开始晒被子!

那时候,最期待的就是跟妈妈爸爸去街上,然后缠着爸妈买糖葫芦,买零食。跟在屁股后面,感觉世界好新奇。后来才知道,世界很大,可最好的时光还是跟在爸妈后面的时候!

那时候,我们的零食少的可怜,但是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有机会尝到这辈子最好吃的东西。以前家里有老人,过年来小辈的来拜年,果子,馒头和大包子,是这辈子吃的最好的零食!

那时候,没有可乐,雪碧,冰糖雪梨。但是有几分钱一根的雪糕和橙色的汽水,夏天吃上一根冰冰凉的雪糕,喝口鲜汽水,你一口、我一口,那种内心的满足,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过了!

那时候,那时家里的东西放到现在都是古董。一台黑白电视机,半个村的人都凑过来看,一起聊聊新闻和家长里短。

那时候,小学生成为少先队员是至高无上的荣耀,总是觉得自己胸前的红领巾格外的鲜艳。

那时候结婚不看家庭,就看小伙人品怎么样了!那时候的姑娘愿意跟你一起吃苦,为未来奋斗!那时候结婚没有录像,没有司仪,没有彩排!

甚至只有一身红衣服,连婚纱都没有,只有新娘新郎脸上幸福的笑容。那时候,有说不完的记忆,道不完的往事.....

而现在,我们却只能回忆了!

越发展,越消失!

历史的车轮在前行,时代在快速变化,很多新奇的东西冒出来了,很多熟悉的东西逐渐退位消失!

蒙城,一座正在崛起的城市!

蒙城,一座正在消失的城市!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